電流互感器主要作用是將電流回路的大電流按一定比例縮小到便于測量表計和繼電器適用的數值,從而使用串聯(lián)在其二次繞組回路的測量表計和繼電器可以做得小巧精密。常用的是電流互感器二次額定電流為5A,因此,二次側與其負載之間的連線可以用小截面的導線或控制電纜。
電流互感器的一次繞組是直接與電力回路串聯(lián)的,因此,繞組的絕緣水平必須與電力回路的電壓等級相適應,其容量滿足電力回路長期通過最大負載電流時,不致使一次繞組的溫升力超過允許值。
在運行的任何情況下,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端子是不允許開路的,否則將產生危險的高電壓,造成人身和設備事故。這是因為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開路時,互感器一次繞組中的全部電流均為勵磁電流,使鐵芯中的磁通密度大大上升,從而在二次繞組中感應出高達數千伏的感應電勢,威脅著二次繞組的絕緣,同時也威脅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另外,由于磁通密度的大大上升,使鐵芯內渦流及磁滯損耗大大增加,產生大量的熱量,使互感器的磁導體溫升超過許可范圍,這高溫對靠近磁導體的繞組絕緣尤為有害。第三,由于產生殘磁的關系,使磁導體的磁性趨于惡化。
當發(fā)生短路故障時,短路電流較正常負荷電流一般要大很多倍,這樣大的短路電流會產生很大的機械應力和熱效應,對電流互感器是有害的。故選擇電流互感器時,除容量和絕緣水平應滿足要求外,還要校驗在短路時的機械應力和熱效應,使其不超過電流互感器的額定允許值。
電流互感器的一次繞組匝數很少,貫穿式電流互感器一次繞組有的只有一匝。根據不同的需要,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繞組可以做成多個獨立線圈,分繞在單獨的鐵芯上。
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繞組回路必須有一點接地。這是為了防止當一次繞組和二次繞組擊穿后在二次繞組出現(xiàn)高電壓,以致?lián)p壞二次設備和威脅人身安全。但是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能有兩點接地,否則會由于地中電流引起的繼電保護誤動作。
電度表使用的互感器屬于測量用的互感器一類,可以分為兩大來: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由于對高壓和大電流直接進行測量既不安全又不方便和經濟,因此廣泛使用互感器來間接測量點能,用來將高電壓變?yōu)榈碗妷旱幕ジ衅鞒蔀殡妷夯ジ衅?,用來將大電流變?yōu)樾‰娏鞯幕ジ衅鞒蔀殡娏骰ジ衅?。本文的重點就是講解電流互感器的作用及原理,通過三個方便向大家進行闡述,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電流互感器的作用:
1、使測量儀表的電流線圈與高壓輸電線路不直接相連,因此能確保測量工作安全。
2、在店里系統(tǒng)發(fā)生短路故障時,因測量儀表的電流線圈接在TA的二次回路中,所以測量儀表不會受到很大電流沖擊造成損害。
3、擴大測量儀表的量限,若一個多量限或幾個單量限的電流互感器與測量儀表配合使用,則能擴大測量范圍;選用TA既能把大電流變小,又能將小電流變大,以滿足測量的需要。
4、一臺互感器的二次繞組經過端子可同時接人電能表、功率表、電流表和繼電器等電流線圈,這樣能減少設備、節(jié)省費用且少占地方。
5、能將不同的大電流均變成標準的二次電流(如5A或1A),以利測量儀表制造的標準化,并能簡化工藝、降低生產成本。
電流互感器結構原理:
圖是測量點能用的雙繞組電流互感器的結構和接線示意圖,一次繞組與輸電線路串聯(lián)而流過較大的被測電流(通常在5~25000A),一次繞組只有較少的匝數,二次繞組則有較多的匝數,它串聯(lián)電度表,電流表等的電流線圈組成二次回路,通常額定二次電流為5A,因此電流互感器很像電力變壓器工作再短路狀態(tài)。
測量電流互感器極性的方法很多,我們在工作時常采用的有以下三種試驗方法:①直流法;②交流法;③儀器法。
1、直流法
用1.5~3V干電池將其正極接于互感器的一次線圈L1,L2接負極,互感器的二次側K1接毫安表正極,負極接K2,接好線后,將K合上毫安表指針正偏,拉開后毫安表指針負偏,說明互感器接在電池正極上的端頭與接在毫安表正端的端頭為同極性,即L1、K1為同極性即互感器為減極性。如指針擺動與上述相反為加極性。
2、交流法
將一、二次線圈的L2和二次側K2用導線連接起來,在二次側通以1~5V的交流電壓(用小量程),用10V以下的電壓表測量U2及U3的數值若U3=U1-U2為減極性。U3=U1 U2為加極性。
注意:在試驗過程中盡量使通入電壓低一些,以免電流太大損壞線圈,為了讀數清楚電壓表盡量選擇小一些,變流比在5以下時采用交流法測量比較簡單準確,對變流比超過10的互感器不要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測量,因為U2的數值較小U3與U1的數值接近,電壓表的讀數不易區(qū)別大小,所以在測量時不好辨別,一般不宜采用此法測量極性。
3、儀表法
一般的互感器校驗儀都有極性指示器,在測量電流互感器誤差之前儀器可預先檢查極性,若指示器沒有指示則說明被試電流互感器極性正確(減極性)。
下一篇:恒溫水浴的操作使用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