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一切溫度高于零度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周圍空間發(fā)出紅外輻射能量。物體的紅外輻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長的分布 -- 與它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通過對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能量的測量,便能準確地測定它的表面溫度,這就是紅外輻射測溫所依據(jù)的客觀基礎。
紅外測溫儀由光學系統(tǒng)、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光學系統(tǒng)匯聚其視場內(nèi)的目標紅外輻射能量,視場的大小由測溫儀的光學零件及其位置確定。紅外能量聚焦在光電探測器上并轉(zhuǎn)變?yōu)橄鄳碾娦盘?。該信號?jīng)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并按照儀器內(nèi)療的算法和目標發(fā)射率校正后轉(zhuǎn)變?yōu)楸粶y目標的溫度值。除此之外,還應考慮目標和測溫儀所在的環(huán)境條件,如溫度、氣氛、污染和干擾等因素對性能指標的影響及修正方法。
黑體是一種理想化的輻射體,它吸收所有波長的輻射能量,沒有能量的反射和透過,其表面的發(fā)射率為1。應該指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體,但是為了弄清和獲得紅外輻射分布規(guī)律,在理論研究中必須選擇合適的模型,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體腔輻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從而導出了普朗克黑體輻射的定律,即以波長表示的黑體光譜輻射度,這是一切紅外輻射理論的出發(fā)點,故稱黑體輻射定律。
物體發(fā)射率對輻射測溫的影響:自然界中存在的實際物體,幾乎都不是黑體。所有實際物體的輻射量除依賴于輻射波長及物體的溫度之外,還與構(gòu)成物體的材料種類、制備方法、熱過程以及表面狀態(tài)和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有關。因此,為使黑體輻射定律適用于所有實際物體,必須引入一個與材料性質(zhì)及表面狀態(tài)有關的比例系數(shù),即發(fā)射率。該系數(shù)表示實際物體的熱輻射與黑體輻射的接近程度,其值在零和小于1的數(shù)值之間。根據(jù)輻射定律,只要知道了材料的發(fā)射率,就知道了任何物體的紅外輻射特性。
影響發(fā)射率的主要因素:材料種類、表面粗糙度、理化結(jié)構(gòu)和材料厚度等。
當用紅外輻射測溫儀測量目標的溫度時首先要測量出目標在其波段范圍內(nèi)的紅外輻射量,然后由測溫儀計算出被測目標的溫度。單色測溫儀與波段內(nèi)的輻射量成比例;雙色測溫儀與兩個波段的輻射量之比成比例。
1、溫度范圍。
一般常用的溫度范圍有:-80-+40℃、-40-+80℃、0-50℃、0-100℃、0-150℃、0-200℃、0-300℃、0-400℃、0-500℃等。比如用戶測量溫度為50℃,選擇0-100℃或者0-150℃為佳。當最高溫度為50℃時,我們一般要選擇比實際溫度計高的溫度范圍,以防會出現(xiàn)意外狀況從而導致儀器損壞。正確的溫度范圍是使用壽命及準確度的基礎。
2、表盤大小。
表盤大小分為:60mm,100mm,150mm。遠傳雙金屬則有80mm的表盤。表盤大小是影響價格的一個因素。
3、表盤材質(zhì)。
常規(guī)的為鋁殼或者鐵殼,另外還有不銹鋼殼可以選擇。如要求不高,可以選擇普通殼體,如現(xiàn)場要求高,可選擇不銹鋼殼體。
4、表盤形式。
表盤形式主要分為軸向型,徑向型,135°型和萬向型。軸向型雙金屬溫度計為表盤與探桿為垂直形式,徑向型雙金屬溫度計表盤與探桿為水平形式,135°雙金屬溫度計表盤與探桿呈現(xiàn)135度,萬向型雙金屬溫度計表盤與探桿可自由調(diào)節(jié)。用戶根據(jù)自己現(xiàn)場情況選擇形式。
雙金屬溫度計靠哪個部位感溫?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這個問題,并且在使用中也存在很多的技術(shù)問題。為了使大家在操作過程中更好的利用雙金屬溫度計。我們就來說說雙金屬溫度計靠哪個部位感溫?是整個管子?還是管子的頭部呢?
首先,雙金屬溫度計是利用二種不同溫度膨脹系數(shù)的金屬,一端焊接在固定點,另一端當溫度變化時扭曲變形,將其轉(zhuǎn)換成指針偏轉(zhuǎn)角度,指示溫度。這是雙金屬的工作原理,可以讓我們清楚的知道雙金屬溫度計是如何工作,如何感溫的。
其次,關于管子的外壁十是否也是感應溫度的?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管子的外壁感應到溫度變化傳到里面的嗎,也就可以說是整個管子感溫的。
最后,外壁金屬和內(nèi)部的螺旋卷形狀的金屬稱為雙金屬嗎?關于這一問題,小編給大家的解釋是,管子里面有一根絲狀金屬與螺旋狀金屬連接在一起的。
通過以上三點,我們清楚的知道了雙金屬溫度計是靠哪個部位感溫的?以及管子的外壁是否感溫等問題。了解清楚這些問題,可以讓我們在使用中避免犯錯誤,引起雙金屬溫度計的測量誤差,影響測量結(jié)果。
上一篇:移液器的原理 移液器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