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碳硫分析儀,全稱為高頻紅外碳硫分析儀(High frequency infrared carbon sulfur analyzer)分析方法:高頻燃燒--紅外線吸收法紅外檢測原理CO2、SO2等極性分子具有電偶極矩,因而具有振動和轉動等結構。按量子力學分成分裂的能級,可與入射的特征波長紅外光耦合產生吸收,氣體分子在紅外光波段,具有選擇性吸收譜圖,當特定波長的紅外光通過CO2或SO2氣體后,能產生強烈的光吸收。微型紅外光源用電加熱到800℃產生紅外光,經吸收池被CO2、SO2吸收入射到探測器上,檢測到被測氣體的濃度。
紅外碳硫分析儀的維護保養(yǎng)
1、燃燒室內的粉塵:
樣品燃燒過程中,產生Fe2O3及WO3粉塵,積聚在金屬過濾器及石英管上方。如粉塵積聚過多,對氧氣流量,高頻感應加熱等均產生不利影響,使碳硫分析結果偏低不穩(wěn)定,因此,在樣品分析過程中或分析完成后,需加以清理,分析過程中,連續(xù)分析10個樣品后即需除塵一次。
除塵方法:
打開儀器面板,按下除塵按鍵,儀器自動清掃粉塵,并把粉塵收集在積塵盒內。
樣品在高頻爐中燃燒后,混合氣體(CO2、SO2、O2)經3#凈化管進入分析儀檢測。在3#凈化管中,上部裝高氯酸鎂,吸收坩堝及樣品燃燒后有可能產生的水分,以消除對硫分析的影響。下部裝脫脂棉,對混合氣體中可能殘留的粉塵進行二次凈化,確保檢測系統不受粉塵污染。
2、高頻燃燒爐內部的粉塵:
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儀器,儀器的內部會堆積少量粉塵,而且粉塵大多數是金屬粉塵,具有導電性,因為高頻感應爐中是高電壓,高頻率的環(huán)境,粉塵多了以后很容易在器件中導電,產生電路短路,打火等現象,嚴重的會燒壞整個設備,因此,儀器內部的粉塵應根據安放的環(huán)境和做樣的頻率,定期打掃,一般為6-8個月除塵一次。
除塵方法:
打開高頻燃燒爐面板,用毛刷刷高頻組件和高頻室,清除大部分粉塵,然后用氧氣管對著儀器吹,把剩余的粉塵吹走。再蓋上儀器面板。(注意:在整個操作中,應該斷掉儀器電源,拔出電源線,以免發(fā)生意外)。
3、紅外碳硫分析儀石英管的更換
石英管屬消耗品,在損壞或長時間使用后需進行更換、清理。
(1)石英管的拆卸
①卸下高頻爐左上方的屏蔽面罩。
②下降氣缸,打開爐頭,取出坩堝托、坩堝座。
③逆時針旋松(由下往上看)石英管上方爐管壓帽半圈左右,使壓帽與密封“O”型圈松動,手握石英管向下即可從爐尾下方取出石英管。
(2)石英管的清理
(3)石英管的安裝:按拆卸步驟逆向進行。
南京諾金高速分析儀器廠
2018年10月12日
元素分析儀是一種能分析物質所含元素的一種儀器,能利用先進的技術精密地分析物質,已廣為使用??蓹z測普碳鋼、低合金鋼、高合金鋼、生鑄鐵、球鐵、合金鑄鐵等多種材料中的Si、Mn、P、Cr、Ni、Mo、Cu、Ti等多種元素。
元素分析儀作為一種實驗室常規(guī)儀器,可同時對有機的固體、高揮發(fā)性和敏感性物質中C、H、N、S、元素的含量進行定量分析測定,在研究有機材料及有機化合物的元素組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廣泛應用于化學和藥物學產品,如精細化工產品、藥物、肥料、石油化工產品碳、氫、氧、氮元素含量,從而揭示化合物性質變化,得到有用信息,是科學研究的有效手段。
元素分析儀化驗的五大元素是特指鋼鐵中的碳、硫、硅、磷、錳五種元素。元素分析是用來鑒定被測物質由哪些元素(或離子)所組成,這類方法稱為定性分析法;用于測定各組分間(各種化學成分)量的關系(通常以百分比表示),稱為定量分析法。物質的五大元素分析所采用的化學分析方法可分為經典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兩類。前者基本上采用化學方法來達到分析的目的,后者主要采用化學和物理方法(特別是最后的測定階段常應用物理方法)來獲取結果,這類分析方法中有的要應用較為復雜的特定儀器。發(fā)展迅速,且各種分析工作絕大部分是應用儀器分析法來完成的,但是經典的化學分析方法仍有其重要意義。有些大型精密儀器測得的結果是相對值,而五大元素分析儀器的校正和校對所需要的標準參考物質一般是用準確的經典化學分析方法測定的。因此,儀器分析法與化學分析法是相輔相成的,很難以一種方法來完全取代另一種。
金屬元素分析儀根據各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獨特化學性質,利用與之有關的化學反應,對物質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定量化學分析按最后的測定方法可分為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和氣體容量法。下面分別介紹方法的化學原理。
一、重量分析法:使被測組分轉化為化學組成一定的化合物或單質與試樣中的其他組分分離,然后用稱重方法測定該組分的含量。
二、滴定分析法:將已知準確濃度的試劑溶液(標準溶液)滴加到被測物質的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試劑與被測物質按化學計量定量反應完為止,化學分析儀器根據所用試劑溶液的體積和濃度計算被測物質的含量。
三、元素分析儀氣體容量法:通過測量待測氣體(或者將待測物質轉化成氣體形式)被吸收(或發(fā)生)的容積來計算待測物質的量。這種方法應用天平滴定管和量氣管等作為最終的測量手段。用這種方法測定鋼鐵等金屬物質中總碳量時,應將試樣置于高溫爐中加熱并通氧燃燒,使碳和氧結合成二氧化碳,所得二氧化碳與氧的混合氣體收集于量氣管中,然后用氫氧化鉀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前后體積之差即為二氧化碳的體積,碳硫聯測儀由此計量碳的含量。
隨著激光和微電子技術應用到粒度測量領域,粒度分析在大大減輕勞動強度的同時,加快了樣品的檢測速度,提高了檢測結果的質量。激光粒度分析方法,因測量速度快、精度高及準確度好等特點被人們普遍認同。
激光粒度分析儀顧名思義是利用激光具有的單色性和極強的方向性等特性對顆粒進行檢測的儀器,是全球范圍內公認的先進,較快捷的顆粒測試儀器。
激光粒度分析方法是近年來發(fā)展較快的一種測試方法,其主要特點是:
1)測量的粒徑范圍廣,可進行從納米到微米量級如此寬范圍的粒度分布。約為 :20nm ~ 2000μm , 某些情況下上限可達 3500μm;
2)適用范圍廣泛,不僅能測量固體顆粒 ,還能測量液體中的粒子;
3)重現性好,與傳統方法相比,激光粒度分析儀能給出準確可靠的測量結果;
4)測量時間快,整個測量過程1-2分鐘即可,某些儀器已實現了實時檢測和實時顯示,可以讓用戶在整個測量過程中觀察并監(jiān)視樣品。
激光粒度分析的應用領域極為廣泛,如 :
1)醫(yī)藥中的粒度控制著藥物的溶解速度和藥效;
2)催化劑的粒度影響著生成反應效率 ;
3)制陶原料的粒度影響著燒結后的物理特性;
4)礦物的粒度影響著長途海運的安全;
5)食品的保質期受粒度影響;
6)橡膠原料粒度影響著其壽命;
7)電池原料的粒度影響著電池的充放電效率和壽命 ;
8)涂料、染料中的粒度影響著產品染色時的發(fā)色、光澤 、退色;
9)塑料原料的粒度影響著塑料的透明度和加工以及使用性能。
激光粒度分析儀的測量原理
當光線照射到顆粒上時會發(fā)生散射、衍射其衍射、散射光強度均與粒子的大小有關。觀測其光強度,可應用 Fraunhofer 衍射理論和 Mie 散射理論求得粒子徑分布(激光衍射/散射法)。
使用Mie散射理論進行計算光入射到球形粒子時可產生三類光:
第一類,在粒子表面、通過粒子內部、經粒子內表面的反射光;第二類,通過粒子內部而折射出的光;第三類,在表面的衍射光。
這些現象與粒子的大小無關,全都可以作為光散射處理。一般地,光散射現象可以用經 Maxwell電磁方程式嚴密解出的 Mie 散射理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