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器皿的化學組成及性質(zhì)
玻璃的料性很多,識別玻璃料性最正確的方法是化學分析法,但需要有一定的條件和技術(shù)才能進行。一般情況,可以用簡便的方法對玻璃料性進行粗略識別:
1.拉絲法:
利用玻璃的膨脹系數(shù)不同來區(qū)分玻璃料性。用燈工設備將兩種不同料性玻璃加熱使之黏合在一起,并待加熱溫度達到玻璃軟化溫度時,將玻璃拉成細絲,由于膨脹系數(shù)不同形成的弧度不同,弧度大的膨脹系數(shù)就大,即為軟質(zhì)玻璃,反之為硬質(zhì)玻璃。
2.氫氟酸腐蝕法:
用鋼銼在需要區(qū)分的不同料性的玻璃上銼一痕跡,然后在痕跡上滴一滴體積分數(shù)為1%的氫氟酸,若液滴處出現(xiàn)混濁即為鈉玻璃或鉀玻璃,仍透明清亮的即為其它料性玻璃。
3.火焰法:
玻璃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若火焰呈黃色或微黃色,則為鈉玻璃,呈紫色即為鉀玻璃。
4.加熱法:
將玻璃管在酒精噴燈上加熱,不久就軟化彎曲的為軟質(zhì)玻璃,鈉玻璃受熱后極易軟化,又使火焰呈微黃色。鉛玻璃受熱也極易軟化且易變黑。硬質(zhì)玻璃受熱不易軟化,即使受熱時間長而軟化,但一旦離開火焰即迅速變硬。
5.目測法:
通過觀察玻璃管管端的顏色來區(qū)分玻璃料性,一般軟質(zhì)玻璃呈青綠色,硬質(zhì)玻璃多呈微黃或白色,顏色越淺玻璃越硬,重量也越輕。目測法一般是經(jīng)驗豐富的工作人員才掌握。
玻璃器皿的存放
玻璃儀器屬于易耗品,它的管理與分析儀器的常規(guī)管理要求基本相同,即要求入柜、分類、定位存放。玻璃儀器的存放要分門別類,便于取用。
?。?)平底玻璃儀器。
如容量瓶、量筒、平底燒瓶、試劑瓶、滴瓶等,如果數(shù)量不多,可把高大的擺在后面,矮小的放在前面,存放順序在一個柜內(nèi)可以打亂,燒杯、量杯、漏斗等杯皿類玻璃儀器,要倒扣在柜內(nèi),以便防塵。圓底燒瓶、三角燒瓶等可以在柜內(nèi)隔板上做成孔洞,將它們倒插在孔洞里,既防塵又穩(wěn)當。玻璃儀器放置時,需相互隔一定的距離,以免碰撞損壞。
?。?)小型玻璃儀器。
如密度計、溫度計、膠頭滴管、干燥管要放在抽屜里,下面要墊上棉紗以防滾碰。試管、滴定管、移液管、分液漏斗、安全漏斗等要放在專門的格盒內(nèi),再放入儀器柜,格盒外都要貼上標簽。
(3)磨口器皿。
如容量瓶、試劑瓶、分液漏斗、酸式滴定管、滴瓶等,用完洗凈后要在磨口與旋塞(或瓶塞)之間加墊一紙片,以免日久粘結(jié),難以開啟。有玻塞的玻璃儀器,存放時要用橡皮圈將玻塞與儀器拴在一起,以免使用時錯配。
(4)氣體發(fā)生器等成套性玻璃儀器。
存放時主、配件要配套放在一起,以防弄錯或丟失。滴定管、活塞等要在玻璃塞上涂上凡士林,以起防漏和易轉(zhuǎn)動的作用。
玻璃器皿的選擇和使用
容量分析中準確地測量溶液的體積,是獲得良好分析結(jié)果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須正確使用容量器具,如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等,實際操作時往往存在一些差錯。
1.不能正確區(qū)分酸式/堿式滴定管。
使用過程中往往將酸式滴定管誤認為堿式滴定管;堿式滴定管誤認為酸式滴定管。這樣一來便錯誤百出。因為酸式滴定管下端帶有玻璃活塞,不能盛放堿性溶液,因為堿性溶液能腐蝕玻璃。使活塞轉(zhuǎn)動。而堿式滴定管下端接有一橡皮管,不能盛放酸或氧化劑等腐蝕橡皮的溶液如:AgNO3、KM-nO4、I2等溶液。
2.不按規(guī)則正確使用容量瓶。
容量瓶是常用的測量容納一定溶液體積的一種容量器具,這主要用來配稀釋一定量溶液到一定的體積的容量器具。但實際中往往有人用它來長期貯存溶液,尤其是堿性溶液,它會侵蝕瓶壁使瓶塞粘住,無法打開。配制好的溶液不能貯存在容量瓶中,而應及時倒入試劑瓶中保存,試劑瓶應先用配好的溶液蕩洗2~3次。(是不是有很多小伙伴經(jīng)常用容量瓶儲存配好的試劑或標液)
3.不按規(guī)定定期校正
如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計量量具。有時其標值與真實體積不相符合,造成體積誤差,從而引起系統(tǒng)誤差。一般每半年校正一次。
4.量器的容量允差和標準容量等級。
不同類型的容量允差不同,導致選擇量器不當造成量器本身引起的誤差。通常要求準確地量取一定體積的溶液時,采用移液管和吸量管,而不能用量筒、量杯等其他量具而引起誤差。
5.不同形態(tài)的試劑選用不同的試劑瓶
無論是什么類型的化學試劑要都放在藥品廚里,原則上:
?。?)粉末或顆粒狀固體,應放入廣口試劑瓶。
?。?)液體試劑應放入細口試劑瓶。
?。?)堿性試劑不能放在磨口瓶內(nèi),強堿溶液、濃氨水、水玻璃、碳酸鈉溶液等堿性試劑應放在代膠塞的試劑瓶中保存。
有關玻璃器皿操作注意事項
1.盛放試劑時,不了解試劑瓶的性質(zhì)、用途及注意事項。隨意盛放,不遵循固體試劑盛放廣口瓶,液體試劑盛放細口瓶,酸性物質(zhì)用玻璃塞,堿性物質(zhì)用橡皮塞,見光易分解的物質(zhì)用棕色瓶的原則(如AgNO3、I2液等)。這樣引起雜質(zhì)或是量變化導致錯誤。
2.取用試劑時,不按照規(guī)定將瓶塞倒放在操作臺上,致使試劑污染,從而影響測定結(jié)果。
3.使用稱量瓶稱取試樣時,不將稱量瓶先在105°C烘干,冷卻恒重后取用;干燥好的稱量瓶用手直接拿來,而不是用干燥潔凈的紙條套在稱量瓶上來取用。導致稱量瓶附雜,影響稱量結(jié)果的準確性。
4.在滴定管中裝入標準溶液時,不得借助漏斗或其他容器引起標準溶液濃度改變或污染。
5.玻璃儀器的清洗是檢驗工作的第一步。在實際工作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在檢驗前和完畢后,立即清洗所用玻璃器具,或?qū)ζ骶叩那鍧崣z驗工作。以至器具內(nèi)壁嚴重掛有水珠、污垢、沉淀干涸粘附于內(nèi)壁等,無法清洗凈,直接影響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6.一般質(zhì)量檢驗的品種多、項目雜,不可能每測一個指標固定使用一套專用儀器,往往交替使用,而對使用的儀器又不經(jīng)過嚴格清洗或清潔度檢驗。必然引起試劑間的交替污染。從而影響檢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
7.部分實驗人員對容量量具與非容量量具性質(zhì)和洗滌方法混為一起,均使用去污粉刷洗,這樣造成容量量具的容量不準確,影響測定結(jié)果的準確性。
8.加熱過程是理化分析中常有的步驟。在實際工作中,有些人往往忽視或根本弄不清哪些儀器能否加熱,以至出現(xiàn)差錯。事實上玻璃容器并非都能直接加熱,如量筒、量杯、容量瓶、試劑瓶等不能直接加熱。應酌情選用燒杯、燒瓶、三角瓶等反應容器。實際工作中若不明了這些基本知識,必然出現(xiàn)差錯,甚至造成檢驗事故。
9.加熱玻璃容器時,不能直接將容器置于電爐中,要放在石棉網(wǎng)上,以防容器受熱不均勻,甚至于爆裂。
10.使用過程中,溫度變化過于劇烈,或高溫時驟冷或取下的灼熱玻璃容器直接放置臺面上,而不按規(guī)定放置在石棉網(wǎng)上,導致容器破裂,試劑散失,影響檢驗工作的正常進行。
11.實際工作中,有人怕麻煩,不習慣正確使用干燥器,對于需要準確稱量的加熱器具應烘干取出稍冷后(約30s),放入干燥器中冷至室溫,進行稱量(30min即可)。溫熱的器具放入干燥器時,應先將蓋留一縫隙,稍等幾分鐘再蓋嚴;挪動干燥器時,不應只端下部,而應按住蓋子挪動以防蓋子滑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一篇:貫入式混凝土強度檢測儀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