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針式萬用表的正確測量使用方法
①測量種類、測量范圍的選擇要慎重,每一次拿起表棒準各測量時,都要復查一下轉換開關的位置是否恰當.
②將紅色表棒和黑色表棒分別與“+”端和“—”端連接.這樣在測量時,通過色標可使紅色表棒總與被測對象的正極、高電位接觸,避免指針反指.
正確讀數(shù)方法
①刻度盤標度尺分格對應的量值要分清.
②標度尺與轉換開關的示值要對應.
③應使萬用表的指針指示在1/2~2/3標度尺上,否則應改變測量量程,使被測量有一最準確的讀數(shù).
正確測量方法
①測量電阻時應注意以下七點.
a.每次測量前必須調零,換歐姆擋后也要調零.
b.被測電阻不能帶電,若電路有電容器,應先將電容器放電.
c.測大電阻時,不能用手接觸導電部分,否則會給汲J量結杲帶來嚴重誤差.
d.萬用表的電流是從“—”端流出的,即“—”端為內附電池的正極,“+”端為內附電池的負極.
e.測晶體管電阻時應將測量量程放在R×100或R×1k擋.若用R×1或R×10擋測量可能會燒壞晶體管,若用R×10k擋測量,則有可能會擊穿晶體管.
f.不允許用萬用表R×1、R×10擋測量微安表、檢流計、標準電池等的內阻.
g.測量間歇時,應防止兩根表棒短路,浪費電池能量.
②測量電流、電壓時應注意以下七點.
a.測量電流時,萬用表串人電路,紅色表棒接被測對象正極,黑色表棒接被測對象負極.
b.測量電壓時,萬用表并人電路,紅色表棒接被測對象高電位,黑色表棒接至低電位.
c.測試中需轉換量程時,應將表棒離開測試點,以免轉換開關因接觸點打火而被燒毀.
d.若不知被測對象的大小,應先將萬用表放置在最大測量量程,視指針偏轉情況再逐步減小測量量程.
e.在測試高電壓時,宜單手操作.先將黑色表棒置零電位處,再用同一只手將紅色表棒去接觸被測端.
f.若被測量波形為方波、矩齒波、三角波等時,測量結果偏差較大.
g.測量完畢,應將萬用表的轉換開關放至交流電壓較高擋.
①測量種類、測量范圍的選擇要慎重,每一次拿起表棒準各測量時,都要復查一下轉換開關的位置是否恰當.
②將紅色表棒和黑色表棒分別與“+”端和“—”端連接.這樣在測量時,通過色標可使紅色表棒總與被測對象的正極、高電位接觸,避免指針反指.
正確讀數(shù)方法
①刻度盤標度尺分格對應的量值要分清.
②標度尺與轉換開關的示值要對應.
③應使萬用表的指針指示在1/2~2/3標度尺上,否則應改變測量量程,使被測量有一最準確的讀數(shù).
正確測量方法
①測量電阻時應注意以下七點.
a.每次測量前必須調零,換歐姆擋后也要調零.
b.被測電阻不能帶電,若電路有電容器,應先將電容器放電.
c.測大電阻時,不能用手接觸導電部分,否則會給汲J量結杲帶來嚴重誤差.
d.萬用表的電流是從“—”端流出的,即“—”端為內附電池的正極,“+”端為內附電池的負極.
e.測晶體管電阻時應將測量量程放在R×100或R×1k擋.若用R×1或R×10擋測量可能會燒壞晶體管,若用R×10k擋測量,則有可能會擊穿晶體管.
f.不允許用萬用表R×1、R×10擋測量微安表、檢流計、標準電池等的內阻.
g.測量間歇時,應防止兩根表棒短路,浪費電池能量.
②測量電流、電壓時應注意以下七點.
a.測量電流時,萬用表串人電路,紅色表棒接被測對象正極,黑色表棒接被測對象負極.
b.測量電壓時,萬用表并人電路,紅色表棒接被測對象高電位,黑色表棒接至低電位.
c.測試中需轉換量程時,應將表棒離開測試點,以免轉換開關因接觸點打火而被燒毀.
d.若不知被測對象的大小,應先將萬用表放置在最大測量量程,視指針偏轉情況再逐步減小測量量程.
e.在測試高電壓時,宜單手操作.先將黑色表棒置零電位處,再用同一只手將紅色表棒去接觸被測端.
f.若被測量波形為方波、矩齒波、三角波等時,測量結果偏差較大.
g.測量完畢,應將萬用表的轉換開關放至交流電壓較高擋.
現(xiàn)在使用的指針萬用表比較少了,數(shù)字萬用表是瞬時取樣式儀表。
它采用0.3秒取一次樣來顯示測量結果,有時每次取樣結果只是十分相近,并不完全相同,這對于讀取結果就不如指針式方便。
針式萬用表內部結構簡單所以成本較低,功能較少,維護簡單,過流過壓能力較強;
下面我們還是詳細說一下指針式萬用表故障常用維修方法:
1.檢修前的初步鑒定
檢修前,首先用一只符合要求的新電池放入表內,萬用表置R×1、R×10、R×100或R×1k檔,將兩表筆短接,看表針有無指示;
若無指示,一般是保險管(0.5A)或表頭線圈開路所致。
判斷動圈是否損壞的方法是,用烙鐵焊開表頭接線一端,另取一只良好的萬用表置R×1k檔測其阻值;
同時觀察動圈是否偏轉,若表頭動圈內阻為0Ω或無窮大,動圈不偏轉,則可判斷表頭有故障:
內阻為0Ω表明動圈短路,無窮大為開路,表針不穩(wěn)定為局部短路或接觸不良,動圈不偏轉說明其開路或被異物卡住,應進一步檢查。
2.檢修直流電壓檔、直流電流檔
一般情況下,若萬用表的直流電壓檔正常,則直流電流檔大多也正常;若直流電壓各檔不正常;
則直流電流檔大多也有問題,其中以開路較為常見。
比較合理的判斷方法是從中間檔開始檢測,MF-30有50μA、0.5mA、5mA、50mA、500mA等檔次,宜從5mA檔開始:
如果5mA檔無指示,問題一定在0.5mA或50μA檔;
如果讀數(shù)偏大,則故障在50mA或500mA檔。
3.檢修交流電壓檔、電阻檔
在直流電壓檔、直流電流檔正常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檢查交流電壓檔和電阻檔。
這兩檔的故障多表現(xiàn)為誤差大、指針抖動、無讀數(shù)和調不到零。
檢修時,應先打開萬用表后蓋,觀察有無明顯的元件燒壞或導線脫焊等現(xiàn)象,然后根據(jù)原理圖分析、判斷:
誤差大及無讀數(shù),一般是對應檔的元件變值、局部短路、霉斷;
指針抖動,多為兩只整流管之一開路或相應元件開路;
Ω檔調不到零,則多是電池耗盡、或電池正、負極片氧化,接觸電阻增大所致;
若個別檔調不到零(如R×1檔),檢查后又無明顯故障,則多是量程開關接觸電阻增大所致;
可用少量潔凈的潤滑油涂抹后再往復旋轉幾周,氧化嚴重的應用細砂紙打磨。
萬用表的電阻測量電路,實質上是一個多量程的電阻表。電阻表的基本測量原理如圖所示。
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流過表頭的電流為:
式中:
RC—表頭內阻;
RP—調零電位器電阻;
E—表內電池端電壓;
RX—被測電阻;
當表內電池電壓E、表頭內阻RC和調零電位器電阻RP—定時,表頭電流I與被測電阻RX之間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即不同的被測電阻就會有不同的表頭電流I。如果表頭的刻度線直接按電阻值刻度,就可以直接讀出電阻值的大小,所以測電阻值實際上仍是測電流值。
?、佼擱x=0時,表頭電流I最大,調節(jié)調零電位器RP為Rp,使流過表頭的電流I等于滿偏電流,也就是說,當調節(jié)調零電位器之后,電阻由原來的沁調整到RP,所以表頭電流,則指針達到電流滿刻度位置,此處正對應著電阻為“0”刻度位置。
?、诋擱x=∞時,表頭電流I=0,因此表頭的機械零點位置正。
③當Rx為0~∞之間的任意值時,表頭指針將指示在電流滿刻度(電阻0刻度處)與機械零位(電阻∞刻度處)之間的相應位置上。由于流過表頭的電流I與被測電阻RX之間不成比例,所以電阻刻度線的分度是不均勻的,如圖所示。
電阻表刻度線
④當RX=RC+Rp時(Rc+RP為電阻表的總內阻)
。這時,表頭指針正處于刻度線的幾何中心位置,所指示的值稱為歐姆中心值??梢姡娮杩潭染€幾何中心所標的阻值(歐姆中心值)應等于電阻表的總內阻阻值。
電阻表的歐姆中心值確定了電阻表的有效測量范圍。雖然電阻表刻度線的刻度具有從0~∞的范圍,但是由于電阻表的刻度線刻度不均勻,使得實用的測量范只在0.1~10倍歐姆中心值之間。如果被測電阻超出該范圍太大,則無法得到準確的測量結果。為使萬用表能在較大范圍內準確測量電阻值,萬用表電阻測量電路都采用多量程的電阻表,為了共用一條電阻刻度線,可將歐姆中心值按10的倍率擴大,以擴大電阻測量的量程。例如RX1擋的歐姆中心值為50Ω,那么其他擋的歐姆中心值就取500Ω、5kΩ等,從而構成RXl、RX10、RX100等倍率擋的電阻表。
下一篇:恒溫水浴的操作使用及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