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熔點儀的操作規(guī)程適用于所有該型號的分析儀器,制定顯微熔點儀校正規(guī)程是為了保證分析數(shù)據(jù)的準確、可靠。
當顯微熔點儀使用時間長,或由于季節(jié)溫差大造成儀器的誤差過大,此時可對 顯微熔點儀進行校正,以保證精度要求。
顯微熔點儀校正用標準樣品有標準物質(zhì)萘(終熔80.6℃)、標準物質(zhì)己二酸152.9℃)、標準物質(zhì)蒽醌(終熔285.7)
顯微熔點儀校正方法:
一、顯微熔點儀準備
1.首先對儀器管座等位置進行進行清潔,擦拭,保證儀器不受污染物影響,達到較佳使用狀態(tài)。然后開啟電源開關。
2.設定起始溫度,設定比標準物終熔值低5度,升溫速率為1.0℃/min,穩(wěn)定20min以上。
二、樣品準備
1. 將標準品置于瓷研缽內(nèi),輕輕研碎成盡可能細密的粉末,以得到均一的樣品。
2. 取五支清潔、干燥的熔點管,將其開口端插入標準品中,裝入樣品。
3.取一長約0.8米的干燥玻璃管,直立于玻璃板上,將裝有標準品的熔點管在其中投落至少20次,使熔點管內(nèi)樣品緊縮至3-4mm高。
三、校正操作
1. 按下“校正”鍵,進入儀器校正界面。
2.按下“1”鍵,選擇為重新校正儀器參數(shù)。進入溫度輸入界面。在提示的“溫度1”、 “溫度2”、 “溫度3”分別輸入“80.6”、“152.9℃”、“285.7℃”,進行此三點校正。輸完后按“確認”鍵,進行測量界面,開始校正。
3.每測好一標準品,操作提示處將顯示“OK C”,我們根據(jù)重復性好壞以進行選擇。當連續(xù)的3根曲線終熔值很集中,即重復性好,則認為本次測量有效而選擇OK,確認。如果認為不好而按“清除”,重新測量,直到所測結果滿意再進行下一個標準品的測量。
4.測量示值誤差:小于200℃范圍內(nèi)為±0.5℃,200℃-300℃為±0.8℃。
5.當最后一種標準樣品被確認為有效后,再確認后,儀器開始進行校正,并顯示“A”,當其消失后,儀器校正完成。
顯微熔點儀校正周期為1年, 顯微熔點儀校正結果全部項目均符合技術要求者,可繼續(xù)使用。
根據(jù)物理化學的定義,物質(zhì)的熔點是指該該仔細搜索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時的溫度。在有機化學領域中,熔點測定是辨認物質(zhì)本性的基本手段,也是純度測定的重要方法之一。初熔、終熔、溫度自動顯示,自動控制溫度速率,使測量熔點更快更精確。
使用方法:
(一)開啟電源開關,穩(wěn)定20分鐘,此時,保溫燈、初熔燈亮、電表偏向右方,初始溫度為50℃左右。
(二)通過撥盤設定起始溫度,通過起始溫度按鈕,輸入此溫度,此時預置燈亮。
(三)選擇升溫速率,將波段開關調(diào)至需要位置。
(四)預置燈熄滅時,起始溫度設定完畢,可插入樣品毛細管。此時電表基本指零,初熔燈熄滅。
(五)調(diào)零,使電表完全指零。
(六)按下升溫鈕,升溫指示燈亮。
(七)數(shù)分鐘后,初熔燈先閃亮,然后出現(xiàn)終熔讀數(shù)顯示,欲知初熔讀數(shù),按初熔鈕即得。
(八)只要電源未切斷,上述讀數(shù)值將一直保留至測下一個樣品。
注意事項:
(一)樣品發(fā)布按要求焙干,在干燥和潔凈的碾缽中碾碎,用自由落體法敲擊毛細管,使樣品填結實,樣品填裝高度應不小于3mm。同一批號樣品高度應一致。以確保測量結果一致性。
(二)儀器開機后自動預置到50℃,爐子溫度高于或低于此溫度都可用撥盤快速設定。
(三)達到起始溫度附近時,預置燈交替發(fā)光,此乃爐溫緩沖過程,平衡后二燈熄滅。
(四)某些樣品起始溫度高低對熔點測定結果是有影響的,應確定一定的操作規(guī)范。建議提前3~5分鐘插入毛細管,如線性升溫速率選1℃/min,起始溫度應比熔點低3~5℃,速率選3℃/min,起始溫度應比熔點低9~15℃,一般應以實驗確定較佳測試條件。
(五)設定起始溫度切勿超過儀器使用范圍,否則儀器將會損壞。